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术 > 水墨三十年 >

中国画的潜力、播散期、与中国画教学——再谈互补结构

时间:2010-06-14 15:13 来源:《新美术》 1986年01期 TAG标签: 点击:

这次会议讨论中国画教学问题。但我以为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根本,是中国画的前途问题。这个大前提解决不好,教学问题的探讨恐怕只能局限于修修补补、被动应付的状态。
前些时候,我写了一篇谈中国画前景的小文章:《互补结构与中国绘画的前途——关于“绿色绘画”的略想》(以下简称《互补结构》),大约年底前即可在《美术》杂志刊出。这只是我的想当然,一定有许多偏颇不足之处。我想趁这次开会再作一点补充。
一、多元化与方向感
现在恐怕绝大多数搞中国画的同志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意识到中国画已被历史推到了必须作出选择的十字路口,正处在重要转折关头。前景如何,真有些捉模不定。而且还有一种预感也是比较共同的,就是整个中国美术领域将走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这类感觉虽然笼统,但在总体上是正确的。
诚然,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一个从自我封闭走向世界性开放的新觉醒时期,文化上迅速变换的交流、融合和多元化局面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确实太需要打破长期以来的封闭僵化了。在人类文化史上,如果不同民族之间的原有阻隔(比如地理间隔、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造成的隔离等等)一旦减弱和消除,或者由于宗教、战争等原因带来一定规模的民族接触和迁徙,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也就不可避免地随即开始。而在这种交融中,经济与武力强大的一方,文化也往往借实力优势而取得扩展(当然,也有像我们元代的例子,蒙古人虽然勇猛善战,但在文化上却很快被汉人同化,这是因为二种文化水平相差太悬殊之故。)交流混杂的多元化局面,是开放政策后的必然现象,而且,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总趋势。在物质资料高度丰富的未来社会,人们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要求将会前所未有地增长,世界艺术多元化的总趋势,就是由这种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所决定的。
但考虑中国绘画的前途,若停留在对于多元化趋势的笼统预感上,似乎还不足以解决眼前的许多具体问题,现实的需要在迫使我们将探讨继续下去。
马克思曾经把欧洲中世纪封建庄园的散漫状态有趣地比喻为一袋马铃薯。很显然,文艺上的多元化局面不是一袋这样的马铃薯。所谓多元的局面,是一个有脉络、有层次、有主从,而又永不停息地于消长变化之中的复杂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可以理出头绪,可以分析与研究的。多元化也有发展阶段。或许一时显得混乱,难以看出主线,其实这只是从旧的有序结构向新的有序结构过渡的暂时状态。
也就是说,在多元化局面中将自发地孕育出方向感,新的结构特色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但是,这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自觉寻求的结果。在将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自觉的努力可以起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中国画教学来说,从教学方案的制订到培养出成熟的人才,这当中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对中国画发展前景的基本预测,教学方案的制订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说得宽些,方向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文艺领域的宏观战略;说得窄些,则关系到每个中国画家对于自己存在方位的选择,是值得我们共同关心的。所以我觉得,多元化的预感要和方向感的探寻结合起来。
二、中国画的潜力何在
中国画的前途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外部因素。如经济、政治、文艺方针等等。但就绘画发展的自身逻辑看,最重要的,一是原有的传统,二是未来的需要;前者是基点,后者是目标。“二点成一线”,道路便可大略地感知。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一方面要用现代的观念理论对传统进行再认识,另一方要对世界范围的文化结构及其演变趋势加以考察,从而找寻传统精神和未来潮流的汇合点。这个汇合点,也就是未来中国画的立足之基。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这样一个牢固的基点,未来中国画就可以站稳脚跟,推向世界。
我在《互补结构》一文中,就试图找寻和说明这样一个汇合点,并将这个汇合点概括为“回归自然”。我觉得未来中国画可以将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着意追求的深层内涵,而在总体上呈现一种平衡稳定的心理倾向。“回归自然”既是传统内核中引伸出来的,又是符合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可能表现旺盛的生命力。
“回归自然”在我只是一种粗略的推想,具体在画面上怎么表现,则应该有无限的可能性。“自然”在此包括两方面的理解一是作为名词,主要是指大自然,未经人为加工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包括人的质朴自在的生活;二是作为形容词,是指在创作思想和表现方法上与浮华雕饰、矫揉造作相对的风格倾向,珍视精神情感的自然流露。“回归自然”当然不能简单地误解为只画山水花鸟不表现社会生活,而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方面的和谐统一作为追求的内在意蕴。并且,以“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绿色绘画”,只是未来画坛可能的流派风格之一,并非主张大家都去“回归”而造成新的单一。
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是多方面的。比如:需要受教育,需要认识社会,需要审美享受,需要娱乐,需要用艺术来抒发感情,需要以艺术来作为生活的补充,需要艺术来抨击社会的不合理,需要用艺术来鼓舞斗志,等等。甚至还有许多不正常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要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满足这些需要的原有途径在逐步被新的更有效的途径所代替。其中艺术作为生活的补充这一需要似乎将越来越变得突出。煤矿工人想晒太阳,农民要买都市风光的挂历,繁忙的企业经理等待着假日的乡间别墅。有差别、有距离,才能形成补充,生活才有变化。在这里,距离是重要的。中西方艺术的差导和距离正是互补的根据,价值的所在,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也同样。艺术与生活完全不相似、无联系,人们就不能理解艺术,就引不起人们的共鸣;艺术与生活完全相似、无区别,人们又会熟视无睹以致厌倦,也会引不起人们的兴趣。艺术就是要制造与生活常态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新的形象系统,来实现对人的精神生活的补充。
“绿色绘画”的主旨,看起来似乎有些“脱离火热的生产斗争”的倾向,其实对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节奏来说,它的积极作用恰恰在于能够给人们提供精神的休息和放松。
“回归自然”的趋向,扎根于人类的心理结构之中,这大概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画只是这个主题的一种典型表现,或者说,是一种象征。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画还将继续担负这种象征的使命。 (文:潘公凯/摄影:/责任编辑:CF)

  • 共3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中国画存在的前提
  • 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
  • 中国画 断裂 保留画种
  • 吴作人谈继承与发展
  • 谈争论不休的中国画问题
  • 有话直说
  • 建国后的画坛体制及其对中国画的影响
  •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 当代中国画仍然“穷途末路”——访著名美术批
  • 不向西方走,向哪里走?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