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术 > 水墨三十年 >

关于“水墨性情”,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时间:2010-06-20 14:38 来源:《画刊》 2006年09期 TAG标签: 点击:

 “水墨性情·2006邀请展”于2006年6月24日下午在北京东郊朝阳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南溪美术空间拉开帷幕。
展览由著名美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任学术主持人,艺术家南溪先生任策展人。此次展览由新加坡艺溯廊主办,艺溯廊总监余欣小姐专程从新加坡到北京与贾方舟先生主持了此次学术邀请展。展览共提名邀请了十四位现当代水墨画家,他们是朱新建、韩书力、李津、李孝萱、武艺、南溪、靳卫红、胡永凯、虞村、雷子人、蔡广斌、石建国、邢庆仁、何维娜。研讨会由贾方舟先生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骁纯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殷双喜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邹跃进博士,中国美术馆学术研究部副主任徐虹女士,“美术同盟网”主编吴鸿先生,美术批评家、策展人冯博一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栏目主持人徐沛君博士,《画刊》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靳卫红博士,展览的投资人余欣小姐、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南溪先生,参展画家朱新建先生、李津先生、虞村先生、蔡广斌先生专程从外地赶来北京参加此次展览研讨会,在京的参展画家武艺先生、石建国先生、胡永凯先生、雷子人先生等参加了研讨会。著名美术批评家朱青生先生、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著名画家贾浩义、党中国先生、德正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松烨先生、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策展人白洁女士、酒厂国际艺术园董事长朱超英女士等批评家、画家、艺术品经纪人一百余人参加了展览的开幕酒会。
“水墨性情”研讨发言纪要
时间:2006年6月24日 下午
研讨会地点:中国北京酒厂国际艺术园 南溪美术空间 展览厅
以下是参加研讨会批评家和参展画家的发言全文记录,根据专业速记员记录,未经发言人审校。
贾方舟:“水墨性情2006邀请展”研讨会现在开始,非常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邹跃进先生在去年6月稍早一点时间曾策划过一个艺术与性有关也和本次展览有关联的展览,主题是“间性•男左女右”,你在这方面已有所思考,等会儿就先请你发言。今天大家来到现场,首先感受到的是南溪先生和余欣小姐给我们营造的会场气氛,大家可以从中感到这是一个轻松的研讨会,我希望大家放松,因为我们聊的题目是一个比较放松的题目。这些艺术家在画这些画的时候也是一种放松的心态,以一种更接近人性的态度来创作这些艺术作品。我们在选择这些艺术家的时候,也是和“水墨性情”这样一个主题相吻合的,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水墨性情”,或者由这些作品涉及到的相关问题。我们今天只请了六位批评家,还有几个媒体的栏目主持或主编。过去开这类研讨会都要请很多人,人多了发言难免应酬,每人几分钟,无法谈得充分和深入,因此我想做一点改革,少请几位批评家,大家能够比较深入地针对某个问题来谈,谈得更随意点,热烈点,时间上不限制,而且可以多次发言。这次展览规模不大,我们目的是尽量做到精。这个展览从策划到展出、从画册编辑到媒体宣传,以及每一个细节,都是南溪先生一手在做这些事情,我作为展览的主持人非常满意,他每个细节都考虑非常周到,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空间,所以大家今天可以敞开来谈,不受时间局限。关于今天研讨会的议题我已写在画册序言中,就不在这里罗嗦了,下面先请邹跃进先生结合他去年策划的展览来开一个头。
邹跃进:去年5月份我策划了“间性:男左女右”,也是关于性别的一个展览,今天这个展览更进一步了,“水墨和性”,从英文展名来讲情没有,主要是水墨或者毛笔或者中国画和性的关系。我刚才看了一下,也和我去年那个展览对比一下,因为这里也有一二位画家参加了去年那个展览,我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男性和女性对性别观念的差异或者他们之间的不同,以及他们对性别包括性本身的一些性别方面的差异性,今天我还是想说这个还存在,这里面也有男艺术家,也有女艺术家。刘老师说了一个观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男性艺术家总是在玩弄笔墨的同时,用笔墨在抚摸女性的身体,这个我印象特别深,也就是说对男性来说对性和性别的关系和他对待水墨这样一种语言的关系,他具有一种同构性,这是很有意思的,不要说水墨画家,所以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涉及到水墨的文化性的问题了。如果我们把问题如果扯远一点的话,我们知道中国主导文人画的主要是道家,在老庄哲学里他的思想、他的观念或者人生的态度也好,确实是总是自然,总是水,不是刚性的,而是柔性,重视母性这样一种特点,所以这种老庄哲学的道家观念,其实在中国的文化中间成了一个崇尚阴柔,崇尚母性,甚至是崇尚女性的特点在山水画里得到充分体现,这个是很有意思的特点,把山水看成是一种具有母性的这样一个甚至有人把他重新回到母性的子宫,回到婴儿状态,这主导了水墨语言的主导思想,这个思想转换到了女性来描绘女性,应该是八十年代的事情。
也就是说从一个具有这种带阴性,带阴柔山水的形象把它转换到对女性的描绘,用水墨的方式来展现它阴柔的一面也好,还是他的性格方面也好,我想这方面确实具有他的相同的文化特点,就是说从水墨语言,他的性别特征,我们把水墨语言看成一种特征的话,本身有女性的这样一个特点,在这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确实是男性的艺术家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把女性的性别,性和水墨语言的这种柔性,这种性的特别应该说在90年代或者80年代末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我觉得它不仅仅具有一种性本身的特点,它同样带有一种文化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每一个艺术家里表现不一样,刚才讲了李津的作品总是让我想起我没有去过的时代,那就是民国时期,这种语言然后加上这样一个特定的形象的组合,以及那样一种状态的时候,它可能还带有某种时代感这样一种特点,这种时代可能一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有生活在20世纪后期或者21世纪的人,对艺术本身的一种见解,同时呈现出某种文化的时代,这个我觉得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来讲就复杂一点,对某些作品不仅承担着水墨语言,以及对性别,性的描绘,同时还会展示一个属于记忆的或者说我们在文学中间曾经相识过的那样一些过去的时代,我觉得这里面包含着一些复杂的含义,这个我想在李津的作品里面显得比较充分。其他作品里面如果解读也有这个现象,性的问题和水墨的关系就构成了文化、生理、心理以及时代之间复杂的关联性,这个是我对这个展览特别感兴趣的地方,这个展览策展人和主持人在这方面可能还是用了不少的工夫。石建国的画有变化,开始画同性恋了,同性恋什么时候开始轮廓起来。怎么解读我现在没有想到很好的方式,我先谈这些,文化性,生理以及时代性之间的关联,我想这些都是有联系的。 (文:秩名/摄影:/责任编辑:baishitou)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城市 水墨 现代性
  • 走向开放、走向现代、走向多元——关于中国画
  • 重要的不是艺术
  • 意派——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
  • 艺术必须死亡?
  • 虚拟空间:当代水墨画中的空间与结构
  • 新保守主义与水墨发展战略
  • 我看现代水墨
  • 水墨性话语与当下文化语境
  • 水墨新表现——都市的欲望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