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学术 > 水墨三十年 >

狭隘的民族主义——中国现代艺术

时间:2010-06-20 16:31 来源:《中国美术报》1989年第16期 TAG标签: 点击:

现在流行着一种较几年前略为宽泛和宽容的民族主义观点,艺术家拼命在老庄、神或其他东方神秘精神和东方古老智慧中寻求灵感,在野史、民俗、传说等民间艺术中挑挑拣拣,期望创造出区别于西方的现代艺术,理论家则挖空心思罗列证据来证明这种举动的意义和合理性。他们几乎一直采用“中国现代艺术”这个概念,以便说明,我们不仅有现代艺术,而且这种现代艺术还是中国式的。
我不能不遗憾的指出,“中国现代艺术”的创导者们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薄弱的基础。且不论他们推出的这个概念是否确切,就算“中国现代艺术”真正形成并产生了实际影响,那么这种影响能否与西方现代艺术等量齐观呢?而且,列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执其牛耳者,是否必须靠民族特色呢?我们通常是在希望文化的冲击下疲于奔命,不敢有“称霸”世界的雄心,舍不得抛弃那么多的传统负载……。的确,因为我们现在缺乏很多必要的现实条件,缺乏由时间积累起的现代文明所造成的社会省略,缺乏现代文化应具备的基本结构……,人们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首先祭用起早已习惯的老谱。
应该说,从理论上承认“中国现代艺术”并使之成为实践的指导,的确表示了一种历史的进步——从僵化保守的关门主义到羞羞答答地承认现代世界的状况,以一种有前提条件的态度做出应战。问题在于,“中国现代艺术”这一提法,潜伏着危险的狭隘民族意识,一旦外部条件发生某种变化,这个提法便将与任何保守的观念结为同盟,回到传统的轨道上去。就如本世纪的一切文化上的不彻底变革向我们展示的那样,一场有意义的思想运动最终总是受到民族意识的干扰——由于外部条件的关系——而变成有意无意的排外运动。“救亡”是因为我们总是面临着灭顶之灾这一事实,而如何“救”则是一个根本性的方向问题。从历史经验看,凡是靠残存的那么一点民族自尊被动的接受外来挑战的做法,不过是挖肉补疮的消极迎战,而且这种应战一开始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局外人的自卑心理为基础的。人们往往这样考虑,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之所以不得不被日益扩张的现代西方文化所左右,是因为它本身的虚弱和停滞所造成的。但如果我们抛弃一切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那我们将是彻底的无依无靠的飘零者。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所谓的“中西合璧”的路。但这种貌似真理的动听说教于实践是没有什么帮助的。人们一方面迫切的感觉到与世界先进潮流保持一致的必要,另一方面又感到保持一致应当以不是去自己的特色为前提。他们理解的那个特色只是借助西方现代观念来开掘自己的传统,而这种经过改头换面的折衷的传统往往被当作创新的标志。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如果经过改造的传统并没有达成或成为真正的人类精神文明领域的第一流水平,只能做做改造工作的中国艺术家在世界艺坛的地位就永远是无足轻重的。
一个成功的现代艺术家不可能以任何地域性或民族性的特色作为创造的动力。现代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艺术家的创造正是以这种全球性的文化,艺术家的创造正是以这种全球文化作为参照背景的。创造中潜伏着无限多的可能性,关键在于艺术家如何把握与自身气质和才能相关的创造冲动,如何把握自己在特定时代充分发挥潜力的契机。不可否认,生活环境和学术素养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艺术家的趣味,但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在于他超越生活环境的限制达到创造自己的规则的自由。我们可以有种种理由来解释欧美艺术家为什么不强调自己所属民族和国度的做法,有一点是明显的,这就是当代欧美艺术家所认识的艺术家的职能,不是要证明自己属于一个民族和国度的成员,他创造、他开拓、他自我陶醉、他旁若无人……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在人类范围内的不满足的自信,而这一点正是中国艺术始终缺少的。
想以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作为跻身世界艺坛的筹码,注定只能当当配角。说穿了,凡是起劲儿的鼓吹“中国现代艺术”的人都带有某种急需人家承认的功利目的。他们所抱的不是在想象、激情、创造力和文化观念上与世界第一流艺术抗衡乃至取代之的雄心,而是企图以一种新鲜的、地方特色的东西来博取青睐,正由于这种急功近利目的和求人家承认的归属感、使得许多中国艺术家不是在个人特色、在创造性方面苦下功夫,却老师按照“老外”猎奇的眼色行事——甘心情愿充当“乡土画家。”难道在一种不平等的基点上还能够奢谈什么“走向世界”吗?许多人把当代中国的艺术的沉寂归罪于经济、文化、社会习惯诸因素——我并不全部反对这种看法,但他们就不应该对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文化视野方面负些责任吗?
我反对“中国现代艺术”这一提法,尽管我本人以前也这样提倡过,是基于实践经验已出现的危险的苗头。回顾我们曾狂热宣扬的艺术“民族化”所带来的后果,便可看到,“中国现代艺术”只是新的社会条件下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翻版,他将导致的后果是无异于前车之覆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开放我们的思想——在开放的同时总忘不了设下种种限制,没有真正意识到——或者是有意回避——我们时代在召唤什么。

(文:李小山/摄影:/责任编辑:baishitou)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中国现代主义的出现 时代普遍意识的体现
  • 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背景之展开
  • 中国画座谈会发言摘要
  • 中国画的现状及我思
  • 艺术的精神和时代的精神
  • 也谈中国的视觉革命
  • 现代意识与’85美术运动
  • 面对新潮的终结
  • 谷文达的《联合国》
  • 对几个批评术语的清理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