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动态 > 艺术评论 >

“观自在”— 解读张炀的油画艺术

时间:2010-06-18 17:09 来源:上上美术馆 TAG标签: 点击:

  观,乃是一心三观,照见五蕴皆在的般若之智。

  观自在,是某种自利与利他的智慧和关怀。

  自在,在观的往复循环之后。

  自在,是一种超越。

  对张炀绘画的关注,于我,是一种且见且闻的觉悟和修行。赘言无需,且观自在。

  艺术家用画面作为自己面对世界的语言,来思索,讲述,批判。张炀的绘画,就是作为一名非典型性中国知识分子在遭遇剧烈当下时的自我表达。

  从饿殍遍布的1958,到持续着10年以上GDP高增长奇迹的2009;从文革10年,到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大讨论;从新思潮到1993热议的人文精神。张炀,被这一次次的社会变动裹挟其中,经历着历史洪流的一遍遍冲刷。也就是在这段激荡的过往里,张炀选择并坚持了人文的艺术之路。他分身乏术,只能选择精神的游走。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张炀对图式和表达手法的运用进行过诸多的尝试。1993他用新表现主义的方式完成了《执手电筒的人》系列作品。1995至1999,在坚持表现主义的同时,他开始在题材上转向对都市状态的描绘。 1999至2002,他又在图式和表达手法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这其中很突出的作品有《美丽的夜景》、《甜心》系列。2002年至今,是张炀再次全新的探索。在这最新一批的作品里,通过对以往经验的重新谋划布局,运用更加娴熟纯粹的艺术手法,作品的知识分子性更加突出,而绘画的气质却更内敛沉潜了。

  这批作品包括:《克拉2-203图卷》、《洛阳铲》、《物种路线图》、《奢侈形态学》系列、《翡翠》系列、《大陵》、《约翰森药剂》……

  典型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形象,鲜明的东西方文化符号,明显的现代文明场景,以及传统中国绘画的图帧。在画面上这些看似逻辑混乱的情节背后,我开始体悟了他所秉持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思辨精神和情怀。这批绘画作品,是确实的超越,已达自在之境。

  就这些知识分子所遭遇的现实,我粗浅的分作三个角度来阅读。

遭遇现代文明
  《洛阳铲》。这好似一张当代文化生态志,知识分子,课题,还有虫。 几乎所有受过我们社会主义法制及道德教育的人都会对这种再明显不过的文物破坏行为判断为违法犯罪。可是,这就是一直以来最普遍的现实。前一种破坏,虽然是爷爷夺了孙子的糖,我们还能用含饴弄孙来糊弄。那后一种掠夺,就是败家子对祖宗彻底的大逆不道,而且,得意洋洋,一定要整出个名胜区的威名,唯恐天下不知。

  《物种路线图》、《奢侈形态学》系列。 对花花公子所代表的低级下流的资本主义糟粕,我们坚持严厉而高调的反对政策,这是一场典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卫战,一定要坚守住抵挡低级趣味的防线。可是,现实呢?性的问题、物欲的扩张和奢侈享受的问题,好像已经在今天的社会内部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了,非耻反荣,很有些马奇诺的意思。

     这些就是我们所遭遇的现代文明建设。似乎永远的开发,在建设中;权势一直坚持着明里对形而上的阻绝和暗中对形而下的恭迎,太多决定者只热衷于将思考重点放在技术霸权和信息传播的研究上。而这与真正的物质、精神的价值创造无益,只是制造出更多,更加膨胀的欲望。消费主义的时代,博得里亚尔将这一切描述并论证成一场完美的罪行。人和现实的关系的确值得怀疑了。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1种文明,其中14种已经绝迹,6种正在衰朽,只有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了工业文明,而这个新的工业文明在斯宾格勒看来也在衰落。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消费主义浪潮早已经以文化的姿态甜甜的将人文思潮拍在了沙滩上。人类被技术的精神和气质完全占领了。

  在现代的境遇中,标榜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其魅力绝不在于怂恿价值的平面化,而是要去不断追问深度模式消失的原因,去质疑这些现代性的罪行是怎样被新的技术乌托邦修辞成为完美的。

重逢中国传统文化
    《知识分子的树》、《翡翠》系列。再回到对自在的想象。

  张炀这种超越了争斗、苦难,过滤掉轻佻、虚假后的自在,在这个思维定性、语言僵化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故园”与“他乡”在失落,对“士”的怀想于他就像无处排解的乡愁。抱鹤或梦鹿可能徒劳,却悲壮。

  当下,国学很热,传统很香,文物很贵,古代很美。

      像印度的古老文明一样,今天的中国也是叠缩的历史,你可以轻易地在其中找出前现代的痕迹与后现代的碎片,这些拼贴在一起的碎片所造成的刺眼、刺耳的不和谐随处可见,泛起的沉渣经常和新的时尚联系在一起,那种本质上的单调竟是以人们颂扬的多元化呈现的。面对这欲盖弥彰,当下的知识分子或叫嚣或失语,也或者沉默、死亡、爆发。诸多知识分子是以圈子为阵地,以知名度及其背后的利益为目标,以煽胡情绪为手段,哄着大家一起不高兴,或者一起弄情调。在这样的环境中,知识分子太容易丧失立场,奋不顾身的加入某种狂欢之中。艺术家们也掌握着符号工具,可以为视觉泡沫增加新的色彩,为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赋予合法性、光鲜度,并炮制着新的观看刺激,借此获取他所需要的社会承认;当然在这个圈子里他更可能变得愤世嫉俗,他可以轻易的寻找到各种批评的目标,并为自己声音的无力感到愤愤不平。

     这个逸乐的时代,人们只是顺势以外在之物来搪塞自己内心更深层次的渴望,回避本应痛苦的挣扎和求索。

绘画后的气质
  《大陵》、《约翰森药剂》、《玛丽娜玫瑰》。在大陵的意境里,我看到了中国已几乎消失殆尽的包容气质。多年的运动,早已铲除了人们与传统中国的联系,甚至摧毁了整个中国的精神世界,而市场改革在造就繁荣的同时,也毫不约束地释放了市场力量中残酷的一面。所以,今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两种力量的夹击之中--后极权主义与过度商业化,前者造就谎言与欺骗,而后者则描述一切非物质的东西。利润,如今变成了连接这个国家的纽带,看看今天中国人信仰的庸俗哲学吧:一切都是利益驱动的,一切现象都可以通过利益来解释。 为了那些巨大的变革,我们同意了一笔又一笔过份苛刻的交易--我们放弃了太多的个人尊严、道德勇气与价值原则。而这些才是赋予我们生活意义,也是保持我们生命力的东西。在回避内心深层的痛苦上,中国人的确如谢和耐所言,我们“很有一套处世的哲学”只因如此,回到个人的小世界不是为了培养真正的独立精神,也无力确认一套与公共原则不同样的私人原则,而经常变成了一种逃避的借口。即使在对美的追逐中,个人都不是变得更坚强了,而是更脆弱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智力风范和道德勇气何在? (文:徐不韪/摄影:/责任编辑:CF)

  • 共2页:
  • 1
  • 2
  • 下一页
  • 顶一下
    (4)
    80%
    踩一下
    (1)
    2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张炀作品
  • 张炀
  • 张炀的油画作品
  • 声东击西的寓言—张洹与张炀的对话
  • 调侃“知识分子性”-评张炀油画艺术
  • 游走于传统与当下之间—邢小震和他的油画艺术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