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媒体中心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之申云

时间:2012-09-06 14:47 来源:上上国际美术馆 TAG标签: 点击:

90年在圆明园,89年其实我就去过那个地方,当时人不多,然后到90年,92年我在那也呆过。那时没有完全在那住,也是经常会客居到朋友那。当时和岳敏君住到一个院里边。

那时候还是因为绘画已经不满足了,又没有找到更新的形式,还是一种去看,去感受,去体验那种生存状态。没有特别的去画什么,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兴趣在画什么了,当然搞的那小树林画展,我倒是参加了。那是九十年代,92年比较热点的一个行动,文献上都有。

2000年我实际就从市里面搬到宋庄,因为来到北京也呆了不少地方,像那个西坝河、东村都呆过,那种漂泊状态也实在是不堪忍受,所以还是回到宋庄,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有一个好的根据地,然后再去做一些事情。

当时人也不是太多,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来了一些人了,宋庄这个地方具备了一些气氛了。来了以后呢,还是因为毕竟是绘画出身,想做一些作品,绘画作品,一些观念性的绘画作品。然后就是其余的时间就做一些比较观念性强的作品。2000年做了一个《撞击2000》,包括反恐怖的一个,2001年。

这个院子等于是03年买下来的,从另外一个画家手里买的,沈少民。他是定居到一个澳大利亚,然后这个院子要转出去,但是没有人敢接这个院子,因为当时其实村民跟画家还是有一种矛盾的。已经有这种兆头,因为农村宅基地已经卖了,那么他心里面就是不平衡的,但是已经卖出去了,这是既成事实。实际上沈少民本来是在这有一些门窗,准备建屋,农民就被霸占了,所以这个矛盾应该是从始至终的。农民出售自己的宅基地,被画家买了,随着这个形势的发展,矛盾就越来越突出了。

从03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动过,房子因为是一种老房,这个老房其实我觉得也是蛮有情调,有一种民俗的感觉。这种老式的木结构,挺有意思,另外我收拾这个房子也花了不少工夫,所以对这种老式结构还是比较喜欢的,它还是那种土坯和砖结合的,冬暖夏凉。就是采光差一些,一般的居住行,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做一个工作室就不适合了。所以也就面临一个矛盾,到底是留还是拆,拆了觉得鸡肋弃之可惜,它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物;做工作室吧,又不太符合,另外这个房子年数也长了,安全性也是怀疑的。是不是,遇到一些动静,是不是能安全?这都是问题。

过去可能这个区域,农民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建房都不高,很低矮,跟现在画家入住以后,都盖大工作室这个趣味正好是相悖的,不能适应。到底是安顿到这个地方继续住下去,还是把它全然拆到建新的?这真是一个需要考虑考虑的事。一直想怎么弄?怎么设计?又要保留这个物质文化遗产,又觉得这个东西实在是碍事,拓展不开,真是有点鸡肋了,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另外就是周围的这些邻居,也有这种抵触情绪,或者是约束。至少你隔壁的这个原来的房主,可能因为身价高了低了的,前了后了的,这个肯定是有要求的,从风水学上,当地民俗嘛,这个也要兼顾,尊重别的当地风俗。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因为你要想做得非常完美,第一比较有资金的保证,另外就是你得让人家无可置疑,就是说对你这个行为不产生抵触。所以这个就是卡位就很严,你得选择一个空间,选择一个点,这个点是适合你的,也能够兼顾别人,实际上是很挑战性的。你要建一个非常独特的又异类的空间,实际上是一个你从一个画家变成一个建筑设计师这个概念,所以这里面还是很有韵味,值得玩味的一件事。

我记得小堡村那个胡介报书记也说过,“你们都是画家,要设计好一点”。曾经倡言艺术家设计出一些有风格的,有艺术样式的工作室。画家可以好好在这方面动脑筋,艺术家可以动脑筋想这个事,做得有意思一点,变成一道文化风景。

我听说村里面限高好像不能超过12米是多少米的,好像有个一个说法,但是我没有正式看到这样的通知和文件,实际上就是这个左邻右舍都接纳,你就建,不能接纳你就适可而止。就是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一个东西,没有一个特别的规划,不允许怎么样,允许怎么样。宅基地都是个人的。

这个院子有6分地,现在画家都要大房子,实际上从嗜好来说,当然空间越大越舒服了,但是是有限制的,就这样一个空间,也已经不错了,还有很多画家都是长期租房子,这属于自己的空间已经不错了。那就怎么更好的设计出来居住和工作这两个环境把这两个环境有机的协调好。甚至还要保留一种生态的东西,因为我的院子里面全都是一些自己生长出来的树木,这也是一道风景,非常绿色,像个大氧吧。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都废掉了,全是房子,也是挺没意思的,也容易陷入到一种新的模式里边。但是要找到一种全都包到里边,全都怎么样,可能工程就比较大了。你完全搁到室内也不合适的,因为这些树木都很高大,这杨树多少米,十几米,还都是一些高大的树木,跟南方的那种树不一样。所以这个在设计上,真是有挑战性,挺有内容的。资金预算,这个预算要按着想法做出来,至少得50万, 4、50万这个是基本的,你要做得再讲究一点,再完美一点,那就可能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最粗略的计算一下,按照现在这个市场的这些土木建筑这些人工用料,计算一下大概也得40万。就是建一个200多平米的,2、300平米的一个建筑,至少是这样。

现在至少我西边是两间棚子就是要尽快施工了,已经不能住了。因为这你动任何一个地方都牵涉到整体,所以必须得有一个整体考虑,如果你没有想好就动,动完以后里感觉到很别扭。

所以必须得整体考虑,特别是这个点,这个其实就是一个这个角,西北角这个地方,是属于前的位置,应该是上上的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其实是很决定整个全局的,这块怎么设计,就关乎到整体到底怎么弄,比较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想法,然后才能动手。这个整体的方案已经明晰了,确定了,然后再去建那个,哪怕分几步走呢,是吧,两步走都是可以的。

包括建筑材料,什么样的材料?现在材料也比较多,除了土木的,砖混的,还有这种钢构,包括各种综合材料,这都是可以考虑的。另外就是从风格上,你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后现代的,可以是表现主义的,也可以是结构主义的,你到底取哪一种样式?怎么才能更舒适?采光、通风、透气、创作都能够兼得非常得体,这真的是需要动脑筋。资金上必须得有保障,然后另外就是你也可以因漏就简,也可以就地取材,你比如原有的这些门窗,你要是设计另外一种样式的话,也可以考虑重复使用。只要你设计得到位,就是它合乎它这个形势,美感自身,它是一个元素,那它就是应该是得体的。

(文:白石头/摄影:/责任编辑:CF)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历史·新宋庄”--艺术家“住”在宋庄系列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