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动态 > 延伸阅读 >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高峰论坛演讲辑要

时间:2012-10-25 15:08 来源:上上国际美术馆 TAG标签: 点击:

总主持人张晓凌

上半场主持人吕立新

上半场主持人吕立新

下半场主持人高天民

下半场主持人高天民

王  艺

王 艺

袁  荷

袁 荷

熊澄宇

熊澄宇

张  天

张 天

马  健

马 健

张晓明

张晓明

徐永斌

徐永斌

陈少峰

陈少峰

约翰·霍金斯

约翰·霍金斯

吴洪亮

吴洪亮

刘悦笛

刘悦笛

卡塞弗·迪瑞

卡塞弗·迪瑞

总主持人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国际高峰论坛现在正式开始。此次举办论坛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是基于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产业形态迅速发展的事实。第二,这个事实带来了一系列我们从未遭遇过的复杂问题,如资本如何介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的制度建设、艺术品新兴产业形态的构建、艺术市场规范运营和投资规律的探索、艺术品产业的规划和发展战略等。进一步讲,是通过艺术市场和产业形态来建构中国艺术主体地位和价值观,培养中国当代文化代言人等重大文化战略问题。这些问题在全球化格局中,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及产业形态的发展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走向和文化走向。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破解迫在眉睫。我们邀请各位专家到来的理由已经非常充分。我想在座的诸位听众和我一样,怀着期待的心情分享各位专家的见解。我们相信无数智慧头脑汇聚的思想一定会破解全球化时代艺术市场面临的难题,让我们在市场化来临的混沌中拨云见日。

上半场主持人吕立新(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今天这个论坛是关于艺术品产业的,艺术品产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请到的都是在艺术品产业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他们将就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等相关问题作出自己的阐释。上半场的专家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专家和负责文化市场的文化部官员,他们就艺术品投资的政策、规律、运营等问题进行讨论,解析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问题。欢迎他们的到来。

熊澄宇(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们国家关于文化问题已经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定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文化下的第一个定义是宣传文化。我们提出的第二个概念,叫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有经济属性,有产业属性,已经被大家所接受。但是,这个概念也仍然不能够完全地把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出。所以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文化生产力”。所谓文化生产力,实际上就是整合文化的精神属性、物质属性,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它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今天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力或者说先进的文化生产力与滞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以不管是科技生产力还是文化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要推动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张天(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规范和市场的活跃是一个两难问题,市场首先需要活跃,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活跃。所以我想,如果就规范讲规范,这是目前的大形势。但是,规范的目的实际上还是为了促进发展。我们国家的艺术品产业,这个市场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展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所以在谈规范的时候不能只谈规范,还要谈发展。

我分三个问题阐述。第一,过度的活跃与不成熟并存是当前艺术品市场的主要特点。纯粹从交易量上来讲,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艺术品市场是非常活跃的,但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二,艺术品要素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通用化较差。第三,百姓投资的需求非常大,但市场非常不规范。

如何应对?要创新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要发育艺术品投资配套服务市场,打造艺术产业完整的产业服务链。文化产权市场是破解文化艺术与金融资本对接瓶颈难题的一个有效通道。

马健(艺术品投资专业学者):我的演讲题目是《艺术品投资的特殊规律》。第一个规律是艺术品投资的“无心插柳”规律。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史来看,艺术品市场之所以会出现,首先并不是由于艺术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投资性需求,而是因为艺术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消费性需求。因此,对于既是消费品又是投资品的艺术品,同时具有消费性和投资性的二重性特点来说,消费性是第一性的,投资性是第二性的。第二个规律是“价估不准”规律。正是因为艺术品投资的价估不准规律,想要对艺术品投资进行精确的量化管理和价格预测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三个规律是“鸡犬成仙”规律。在艺术品市场上,虽然长期存在,但是很多艺术家和收藏家未必能够从感情上接受的规律。例如说一件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不凡,可是这个作者默默无闻,这件艺术品可能就卖不了什么价。反过来,一件水准平平的著名画家的应酬之作,却因为一个签名,而使这件作品卖出高价。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通过分析现在的宏观形势,我们对中国文化产业当前的形势归纳出四个趋势性的特点,这四个特点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拐点。第一,我国的文化市场已经从总体短缺转向了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发展阶段,将迎来大规模的洗牌和兼并重组的新时期。第二,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已经从分业发展走向了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内的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发展将越来越为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所取代,甚至被文化经济的普遍融合所取代。第三,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将从区域性竞争发展走向统一市场条件下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本位的发展模式将被国家层面的由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所主导的发展模式所取代。第四,我国文化管理体制将从行政性的行业分层管理走向市场综合性的大部制管理,部门合并已成必然。

为了应对这样的特点,我觉得需要相应的政策出台。第一,应对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要出台新的政策,同时要调整传统政策。 第二是组建综合的文化管理机构。第三是加强立法。

徐永斌(深圳杏石艺术品投资基金董事长):艺术品资产配置已成为现代经济制度下金融领域更具有延伸性,与可实践性的资产组合方式选择之一,并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我分四点来谈。第一,艺术品配置的含义。所谓资产配置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第二,艺术金融的含义。艺术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即稀缺性、增值性和流通性,使艺术品以其自身的特性和实例显现出可以作为一种与金融产品、不动产、实业投资相提并论的投资品种,并实现在资产配置管理上达到有效的平衡价值和财富增长,使艺术金融在艺术品资产配置中的地位得以显现。第三,艺术金融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推动力与意义。艺术金融产品的内容即是艺术品本身特质,因此面对艺术品资产配置的前提,即是尊重艺术品本身的特质,并有信心理性对待艺术品投机性投资和资产配置投资的不同。第四,艺术金融展望。在近年的艺术品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意识到艺术品市场是值得投资的,是能为客户带来一定回报的场所。因此,对于未来金融的把握,可以相信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基础上会呈现出更多更为本质的艺术金融领域的开拓与实践。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我认为,宋庄发展艺术品产业应该做两个方面的工作。宋庄最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构建艺术品产业和艺术产业的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进行比较大的交易,这样才能有产业,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宋庄还有一个任务,要做艺术产业或者艺术产业集聚。大的产业集聚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做艺术品的集聚,一个是做艺术设计的集聚。艺术品和艺术设计的集聚形成若干个集聚,一个是艺术家的集聚,目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艺术家的集聚和艺术品产业的集聚是两回事。第二是要形成艺术品产业的集聚。第三要形成艺术创意设计的集聚。第四要形成艺术交流活动的集聚,也就是说应该成为最大的艺术交流平台之一。最后要形成艺术产业链形态的集聚。换句话说,与相关的产业链有关的,都要形成一种比较合理的集聚。

下半场主持人高天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论坛下半场的参与者由研究艺术市场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将就中国民营资本如何介入艺术市场、国家艺术制度的建立、欧美艺术的赞助制度、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市场、中国艺术市场信息的传播、中国的艺术基金制度、法国及印度的艺术产业问题等进行探讨。欢迎他们的到来。

约翰·霍金斯(英国创意产业专家):创意生态是过去几年在中国研究得出的框架性理论,它的成长三部曲有6个步骤,第一,创意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意,创意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第二,创意需要自由的环境。第三,创意的表达需要市场,得到价值的兑现。第四,我们要谈一下教育。有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是否能够发展得非常强大,跟这个国家或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是成正比的。第五,谈谈教育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如果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成功的话,就要进行终身的学习,而不是在某个年龄段就停止了学习。如果一个艺术家停止了学习,他的艺术精神和艺术生命就会慢慢干枯。第六个主题是合作。过去的经济很多情况是单干,现在的经济,不管是创意产业还是其他部门,合作的现象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吴洪亮(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美术馆的思考,它触及到艺术传播以及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我们有一个简单的研究模式,称之为“个案勾勒整体”的方式。我们以齐白石为个案进行深入,触及到中国20世纪的美术,以及世界的美术。在我们关注到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美术馆本身是一个艺术传播的载体。而艺术市场是艺术传播的很重要的催化剂,它有一些特殊的价值。因为我们是作为国家下属的国立美术馆,我也会从此点出发关注到中国现在特有的一种文化策略。

美术馆如何通过手里的资源建构功能与传播?除了展览之外,我认为可以通过商业建构一种很有趣的传播体系。今天我们看到的关于传播的事情有很多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等。另外,我觉得美术的部分和网络离得更近。因为电视的成本太高,报纸的局限性比较大,网络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是最方便的。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就是中国艺术市场中的拍卖系统。现在拍卖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布的原动力。

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第一,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一定要遵循两个逻辑并重的原则。一个是文化或文化创意的逻辑,一个是产业或资本运作的逻辑。目前的政府思路和专家思路严重地偏向于后一个逻辑。表现出较强的政绩思维和资本思维的特色,令人担忧。第二,在对待文化创意时,中国当下强烈地显示出趋利性。我们应该学习欧美等国以税收、基金等方式予以艺术产业支持和资助,而不是想到如何让文化创意变成下金蛋的母鸡。第三,一切文化艺术和创意劳动的性质都是很难用当下的有效性,特别是市场有效性来定义的,其价值也往往不是当下可实现的。所谓文化产业一定要选择有效原创,否则肯定会严重伤害文化创意和人文精神的深度。短期受益的是资本、当地政府及部分百姓,但受伤的是文化的人文精神。放水养鱼才是繁荣文化创意的关键。

王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目前艺术品市场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第二,目前的艺术市场规则尚没有完全建立。第三,政府管理有雄心壮志,尤其是地方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兴趣很大,但是缺乏一些指导思想,缺乏适度的操作方式。第四,信息因为不对称导致投机过度。第五是体制关联度过大。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判断艺术品市场的走势。主要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进入冷遇期。原因有3个:一、随着长时间的经济过热,必然会出现调整期。二、艺术市场过热以后,大量的机构、基金进入。三、随着关税的降低,资金的交易有可能到境外进行。第二种可能的趋势:进入发展期。原因有4个:一、金融风暴以后,人们产生了多元置产的考虑,毕竟房地产这样的不动产的变现能力比较差,艺术品的收藏携带比较方便。艺术品作为投资的重要手段,认识度会增加。二、因为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说通胀的预期心理,人们担忧手中的货币价值,会持币购买艺术品。三、限购令以后,房市受到限制,股市外部因素的制约,流动性资金从股市和房地产大量流向艺术品市场,从而造成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量价齐升。四、相关政策将进一步规范和帮助艺术品收藏市场。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目前来看,国际文化产业、国家制度和文化管理有两个比较成熟的模式。一个就是英国模式,一个就是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英国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美国没有管理文化的部门,但却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鼎力支持。政府只是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用资助文化事业经费这种的严格审批方式来资助文化产业发展。英国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叫做“一臂间隔”,政府管文化要有一定的距离。一方面,中国政府可以适当借鉴英国的“一臂间隔”模式的有利因素,使得政府真正实现从直接办文化向间接管文化转变。另一方面,还是要把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真正主体。

在中国,艺术团体完全由政府构建,并且它还掌管了学术的团体。但现在无论是学院还是协会的力量,都已经在市场中走向了一定程度的衰微,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向。这恰恰也与当代中国艺术体制有关。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融结合的经验虽然值得我们借鉴,但我国的文化产业的法律政策和国外有差异。金融业应该在学习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经验的同时,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产融结合的策略。所以说在政府的文化和艺术的自觉体制、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之间正在形成相互博弈的关联。这种博弈应该说是良性的。

袁荷(四川大学教师):欧美的专家学者非常关注国家赞助艺术。法国的模式与中国的体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为都是由文化主管部门施行的行政命令或者是行政立法,对艺术家进行引导、管理、资助。在这样的体制下,国家的资助力度非常大。法国文化部对艺术的投入是很高的。这样的投入方式削弱了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激励措施,也导致法国社会的私人赞助力度不足。英国的赞助制度,是在垂直分权和水平分权的基础上,刚开始是不接受任何非政府部门以及私人的赞助行为的。实行这样的分权是想让艺术得到自由,但又不想完全脱离政治的监管。这个方面也影响了英国社会的资助情况。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工程师模式主要是指斯大林时代后期,国家对艺术的占有形式。这种占有比法国的建筑师模式更为约束艺术的自由发展。它也采用编制内和编制外的模式。只是他们对艺术的评估掺杂了政治的因素。美国的模式是学习英国的艺术评议会制度,也就是学习一臂间隔的制度,但是美国根据国家的行政制度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形成面上支持、垂直约束、税法补充和国家艺术奖章激励4个方式。

卡塞弗·迪瑞(阿联酋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我对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是非常倾倒的,也非常崇拜。我知道世界有四大古文明,我在阿联酋和中东地区也看到了很多中国的艺术品和瓷器,主要是古代的瓷器。通过各位嘉宾的主旨演讲,尤其是得知宋庄聚集了6000位中国当代的艺术家和画家,我感到非常高兴和吃惊。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位嘉宾也提到文化是软实力,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全世界有很多家孔子学院,比如在肯尼亚的内罗毕和黎巴嫩的贝鲁特,我都参观过。很遗憾的是在海湾地区,还没有设立孔子学院。

借此机会,我非常希望通过我作为桥梁,能够连接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艺术品市场,我也非常愿意致力于此。

下半场主持人高天民:受总主持人的委托,对今天的研讨会发表一个简单的述评。

本次艺术品产业博览会的亮点是提出了艺术品产业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也非常符合本地的现实状况。这个概念提得非常有意义,艺术不能产业化,艺术品可以产业化。

在今天的发言中,很多都是对总体状况的探讨和研究,比如说熊先生从文化生产力的角度思考艺术品产业化的问题。他提出通州作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可能性的模式问题。这个问题具有比较大的现实性。马健先生、张晓明先生也是从宏观的战略性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从艺术品产业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就必然要涉及到通州宋庄的未来发展。熊先生、张天先生、陈少峰先生都对这样一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陈少峰先生特别提出并分清了艺术或艺术家与艺术产业的关系。他更重要的是分清了产业化的部分,但艺术、艺术品生产的这一部分还没有涉及,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我们探讨。

马健先生用人文的语言表述了艺术投资的规律,对几个规律的总结既符合现实,又具有普遍性,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艺术品产业化涉及创意问题,霍金斯先生着重对创意经济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他提出的三个基本原则对我们思考中国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最后两位演讲人对国家艺术的赞助制度进行了介绍,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启发。

(文:白石头/摄影:/责任编辑:CF)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国际高峰论坛
  • 艺术品产业化时代的机遇与困境
  • “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开幕盛典”在通州隆重
  • 艺博会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品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开
  • 艺博会高峰论坛27日开幕 探讨艺术品产业未来
  • 艺博会高峰论坛聚焦艺术品产业发展
  • 艺博会办论坛 为艺术品产业化支招
  • 艺术精品亮相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
  • 2012年中国艺术品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
  • 首届(2011)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开幕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