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艺术访谈 >

情系彩墨 风动花香-记著名工笔人物画画家杜树森

时间:2010-09-28 11:47 来源:上上国际美术馆 TAG标签: 点击:

  伴随着“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共有全国著名书画家的300幅书画篆刻作品和4幅特邀汶川地震灾区孩子创作的作品,有幸搭载“神舟七号”,与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位航天员一同遨游太空。而在这300位书画名家中,就有被文化部奖励,参加欧洲五国行采风活动的沧州著名工笔人物画画家杜树森。满载荣誉而归的杜树森依旧是那么诙谐幽默,说话时总是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做事低调为人谦虚的他总是淡淡地说:“至今取得的成绩真的微不足道。”杜树森给人的感觉永远让人如沐春风。

   欣赏杜树森的画,常常被他那富于变化,生动传神的线条所感染。《和平之光》是专为“神舟七号”遨游太空创作的。画家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表现欧洲的异域风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柔和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母亲用童车推着天真无邪的稚童在大街上徜徉。作品以赞颂和平、歌颂和谐为主题,整幅画面色彩柔和唯美、线条典雅富有韵律。

  作为天津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他把色彩有组织、有步骤、分层次缚色,从而产生博大、精致、浑厚、复杂的色彩效果和精神氛围。他认为:色彩的精彩之处并不在色彩本身,而是在于画家使用了它之后,色彩与色彩的关系在观赏者心目中引起了共鸣。他作画不用西画方法表现,而是于平涂中见立体感。当某一色彩问题需处理时,也不沿袭过去的已有答案,寻找新的立足点。石色厚重,表现力度强;草色透明,流于纤弱。两种合理使用,他将透明色的活泼与矿物色的覆盖、点缀、厚重,植物颜料、水彩、矿物颜料有机结合,以情入画,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总之达到气韵生动,情理自然。

  经过多年在动物、花卉、庭景上的磨砺,杜树森己具有了很强的叙述性的表现力,背景与前景日益协调,这时他开始尝试具有写实装饰性的肖像画。在绘画领域里,人物画的处理是最难的。造型能力差无法写实,装饰能力差又无法叙述。人物画复杂多变,因人而宜,因地制宜,需认真观察,结合写生,力求自然生动,避免刻板单调。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术大家陈雨光称这是一个费力又不易得果的选择。杜树森成功创作了《春元阖家图》。《阖家图》画的是 “全家福”。父亲是老牛,孩子寓蛇,在妈妈的笛声中起舞;母亲则人体写实,装饰性的叙述讲述了一个以家为田园的远古思绪。在向往中,家的含义被升华,它是美,是静谧,亦是力的支撑与原动。每每看到,总让人感到有一种静谧的力让你策动,它不张显,却指向整体情景,让人为此而追求,每次都想迈出与前次不同的脚步。

  中国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的技法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从战国时期的人物帛画中自然流畅、极具装饰性的线,秦汉以后逐渐走向纤细并富有弹性的线条,晋代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行云流水”、“高古游丝描”,唐朝吴道子的“莼菜条”,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的技法日趋成熟。杜树森师古但不泥古,将自身的学养、灵气、才气在笔墨线条中加以体现,强调线条的韵律美,直抒胸臆,随机生发,就势挥洒。“以形写神,以神达意” 表达了他对传统的认知、理解与感悟,至于题材、样式,古典或现代,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杜树森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很多用了近于“古代高古游丝描”,“丁头鼠尾描”的手法在丝绢上进行创作,画的异常精细,即使是细如发丝都清晰可见。在他的作品中,题材不仅有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更多的是现代生活场景。

  他的工笔人物画,色彩丰富,异彩纷呈,各显其妙。他通过色彩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从而使画面更加完整。他的画既有中国古代壁画的绘画技巧,又吸收了西画的一些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树森取得今天的成绩很多得益于生活给他的磨砺,少时生活在东北的林海雪原里,外祖父以画脸谱著名。在东北漫长的冬日里,母亲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画脸谱哄着几个孩子玩。从小耳濡目染,少时的他也喜欢写写画画。由于家庭生活困难,1980年初中刚毕业回到沧州后,年底几经周折就进入沧州市工艺美术厂工作。看着一幅幅漂亮的玻璃镜子图画在画工们的手中诞生,他暗暗下定决心:我也要做一个画工。虽然他只有16岁,但不是美术科班出身的他,要想走上绘画的道路却似乎已有点晚了。面对工友们的冷嘲热讽,天生倔强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画画。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工余时间一个人沿着新华路从河西的人民商场画起写生稿,沿街的每一座建筑,都清晰地在他的笔下展现。画了一张又一张,数九寒天,手指冻得像萝卜一样粗,但一心想早日成为一个画工的理想时时激励着他,使他决不能放弃。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直画到石牌坊(现迎宾馆西侧)。夏天街边的树木遮住了房屋,他才停止了沿街画画。没有老师的指导,一切全靠自学揣摩。

  第二年,等树叶落光了,每天天刚亮,他就从解放路桥东的缸市街开始画写生稿。解放路北的房子一片片相连,青砖灰瓦,间或有一段白色的粉墙,在初升的朝霞照耀下,颇像传统的水墨粉彩画,有一种令人眩晕的光彩。杜树森越发对绘画感到痴迷。清明时节运河两岸,杨青柳翠,间或有微风拂过,风摆杨柳,婀娜多姿,令人沉醉。直到盛夏画到了清真女寺。30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华路、解放路两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给老沧州留下的痕迹已逐渐消失,只有杜树森当年创作的写生,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沧州街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天资聪慧的杜树森,经过几年的刻苦写生创作,他画的风景画已经像模像样了。画的越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而认识愈深,就更感到知识的魅力。他开始如饥似渴地系统学习中国的绘画史,向古圣先贤学习,临摹大量古代名画,努力加强文化修养,集诸家之长,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大大提高。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不懂京戏,就不懂中国的写意艺术”。他把京戏的意象表演引入了美术课堂,鼓励学生去看大戏“京、昆、梆子”,画速写。只要有演出,杜树森几乎每天晚上都带上速写本,伴着音乐、鼓点,画戏曲人物速写。中场休息时,50多张速写会被围观的观众一抢而空,他又开始迷上了了人物画的创作。赶集的车夫、卖咸菜的老农、卖馒头早点的大嫂、街头行色匆匆的少女……都成了他笔下的速写人物。(文:吴雪梅/摄影:/责任编辑:CF)

  • 共2页:
  • 1
  • 2
  • 下一页
  • 顶一下
    (3)
    60%
    踩一下
    (2)
    40%
    关于 相关的文章
  • 画家叶晖30余年终圆梦 吴东魁免费助其办画展
  • 华裔画家赵无极去世 儿子告继母赢画作监控权
  • 法国华裔著名画家赵无极去世 享年93岁
  • 戏曲人物画巨擘——关良 著名艺术评论家柯文
  • 当代艺术的评论家栗宪庭访谈——谈画家村流变
  • 艺术家为人类营造精神家园是其艺术追求的极致
  • 当代艺术的评论家栗宪庭谈画家村流变
  • 画家、观众谈展览
  • 著名画家贾平西在上上国际美术馆参观齐辛民展
  • 春润京华—马海方古都风情人物画展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网友评论已有条评论, 我也要评论

    发表评论

    友情提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

    * 点击我更换图片匿名?

    (保密)

    • 可爱
    • 我有点晕哦
    • 非常的囧
    • 我好难过哦
    • 哈哈,我非常的开心
    • 呃,这是什么啊
    • 雷人,把我雷坏了
    • 评价:

    Ctrl+Enter 快捷回复